音叉是呈“Y”形的鋼制或鋁合金制發(fā)聲器,各種音叉可因其質量和差臂長短,粗細不同而在振動時發(fā)出不同頻率的純音。音叉檢查在鑒別***性質---傳音性聾或感音性聾方面,是一種簡便可靠的常用檢查方法。
臨床聽力檢查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,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、256、512、1024、和2048hz。其中以256和512***為常用。檢查時注意:①應擊動音叉臂的上1/3處;②敲擊力量應一致,不可用力過猛或敲擊臺桌硬物,以免產(chǎn)生泛音甚至損壞音叉;③檢查氣導時應把振動的音叉上1/3的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一致,并同外耳道口同高,距外耳道口約1cm左右;④檢查骨導時則把柄底置于顱面;⑤振動的音叉不可觸及周圍任何物體。常用的檢查方法如下:
1.林納試驗(rinne test,rt):又稱氣骨導對比試驗,是比較同側氣導和骨導的一種檢查方法。取c256的音叉,振動后置于乳突鼓竇區(qū)測其骨導聽力,待聽不到聲音時記錄其時間,立即將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側1cm外,測其氣導聽力。若仍能聽到聲音,則表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(ac>bc),稱林納試驗陽性(rt“+”)(圖2-23)。反之骨導比氣導時間長(bc>ac),則稱林納試驗陰性(rt“-”)。
正常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1~2倍,為林納試驗陽性.傳導性聾因氣導障礙,則骨導比氣導長,為陰性.感音***性聾氣導及骨導時間均較正常短,且聽到聲音亦弱故為短陽性.氣導與骨導時間相等者(ac=bc,rt“&plu***n;”)亦屬傳導性聾。
圖2-23 rinne試驗
如為一側重度感音***性聾,氣導和骨導的聲音皆不能聽到,患者的骨導基本消失,但振動的聲波可通過顱骨傳導至對側健耳感音,以致骨導較氣導為長,稱為假陰性。
2.韋伯試驗(weber test,wt):又稱骨導偏向試驗,系比較兩耳骨導聽力的強弱。取c256或c512振動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額或頭頂正中,讓患者比較哪一側耳聽到的聲音較響,若兩耳聽力正?;騼啥犃p害性質、程度相同,則感聲音在正中,是為骨導無偏向;由于氣導有抵消骨導作用,當傳導性聾時患耳氣導有障礙,不能抵消骨導,以至患耳骨導要比健耳強,而出現(xiàn)聲音偏向患耳;感音***性聾時則因患耳感音***有病變,故健耳聽到的聲音較強,而出現(xiàn)聲音偏向健耳(圖2-24)。
記錄時除文字說明外,可用“ ”表示偏向側,用“=“表示無偏向。
????????
????????(1) 偏患耳??????????????????(2)偏健耳
圖2-24 weber試驗
3.施瓦巴赫試驗(schwabach test,st):又稱骨導對比試驗,為比較正常人與患者骨導的時間,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檢查者的乳突部鼓竇區(qū)加以比較,正常者兩者相等;若患者骨導時間較正常耳延長,為施瓦巴替試驗延長(st“+”),為傳導性聾;若較正常者短,則為骨導對比試驗縮短(st“-”),為感音***性聾。
用以上方法測定聽力,其結果應結合臨床進行***分析,才能判斷***的性質(表2-3)。
4.鐙骨活動試驗(gelle test gt):檢查鐙骨內(nèi)有無固定的試驗法。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放在鼓竇區(qū),同時以鼓氣耳鏡向外耳道交替加壓和減壓,若聲音強弱波動,亦即當加壓是骨導頓覺減低,減壓時***,即為鐙骨活動試驗陽性(gt“+”),表明鐙骨活動正常。若加壓、減壓聲音無變化時,則為陰性(gt“-”),為鐙骨底板固定征象。
表2-3音叉檢查結果的判斷
試驗方法?? |
聽力正常 |
傳導性聾 |
感音***性聾 |
混合性聾 |
林納試驗 、(-)rt |
氣導>骨導 (+) |
氣導<骨導(一) |
氣導>骨導 (均短于正常)(短+) |
(+)、(-)或(&plu***n;) |
韋伯試驗wt |
正中(=)? |
偏向患耳或較重耳 |
偏向健耳或較輕耳 |
?不定 |
施瓦巴替試驗st |
正常(相等) |
延長(+) |
縮短(-) |
縮短(-) |
聯(lián)系人:周先生
手機:13592720717 電話:0769-33389767
E-mail:51juyuan@
地址:東莞市南城區(qū)鴻福西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