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沸點教育談:老師管教學生,這些手段算不算體罰?
在一般懲戒中詳細規(guī)定了,教師可以采取點名批評;責令賠禮道歉、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;適當增加運動要求;不超過一節(jié)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(nèi)站立或者面壁反省;課后留校教導等懲戒措施。
當下,體罰和變相體罰,早已不被人們接受。但與此同時,個別學生在校園里屢屢違規(guī),教師卻不敢管。有老師為了對學生學業(yè)負責而出手管束,反而會面臨各方壓力,以致賠禮道歉甚至不得不淚別講臺。
獎與罰都是教育方式的應有之義,學生成長過程中,鼓勵表揚不能少,批評懲戒也不能缺。教師管不了就避而不管,受害的其實是學生。
教育部昨天(22日)就《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(guī)則》公開征求意見。《規(guī)則》指出,教師在課堂教學、日常管理中,根據(jù)學生違規(guī)違紀情形,可以采取適當增加運動要求、不超過一節(jié)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(nèi)站立或者面壁反省、課后留校教導等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。
教師該不該舉起戒尺,重點在于正當懲戒和違規(guī)體罰的界定。教育懲戒規(guī)則的出臺,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意味著什么?教師又該如何把握尺度?
1、教師:懲戒是為了讓學生反思錯誤
教育部最新公布的《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(guī)則(征求意見稿)》指出,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。教師實施教育懲戒,應當遵循育人為本、合法合規(guī)、過罰適當、保障安全的原則。并根據(jù)學生違規(guī)違紀行為采取一般懲戒、較重懲戒、嚴重懲戒等懲戒行為。
在一般懲戒中詳細規(guī)定了,教師可以采取點名批評;責令賠禮道歉、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;適當增加運動要求;不超過一節(jié)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(nèi)站立或者面壁反省;課后留校教導等懲戒措施。
對于此次出臺的懲戒方式,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(qū)赤土民族中學物理教師黃燕林認為,非常有必要。
黃燕林
“之前我們在教學中遇到違規(guī)違紀的學生時只能對學生進行口頭批評,有了教育懲戒規(guī)則,讓我們教師敢管、善管。”
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學老師方芳也認為,明確的懲戒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的錯誤。
方芳
“我是一年級的班主任,通過我?guī)资甑慕虒W經(jīng)驗來看,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明確地知道自己錯在哪里,也可以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、反思自己應該怎么做。”
但也有家長擔憂,目前的懲罰措施對于孩子來說,還是容易傷害自尊,在具體方式上還應改善。
學生家長
“點名懲罰,孩子在所有同學之間他覺得自尊受傷害了,沒面子。站立,對孩子這種懲罰也太過分了,一節(jié)課時間有點長。但是操場跑一圈比較最合適。他自己跑,大腦能放松,他就會思考他錯誤在哪里?”
2、老師善用“懲戒”,是對學生負責
近年來,一說到教育懲戒權,教育工作者往往都是一聲嘆息。不少教師直言,懲戒作為教育者的權力,正在悄然消失。但同時,不當懲戒、體罰學生的事件也時有發(fā)生。教育懲戒的邊界應該在哪里?
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,《規(guī)則》出臺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和規(guī)范教師依法履行教育、管理學生的職責,維護師道尊嚴。
儲朝暉
“我覺得征求意見的表述是經(jīng)過一些推敲的,當然征求意見本身,也是讓社會獲得更多的意見,讓它更完善。盡可能的讓教師和學生都知道,應該是遵守這些規(guī)范。”
今年6月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(fā)布了《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》,教育懲戒權第一次被明確寫入中央文件。
在當前的形式下,部分家長對教師批評教育孩子也不夠理解,教師面對違規(guī)學生“不敢管、不能管、不想管”,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曾經(jīng)直言,“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態(tài)度。”
針對社會關注度極高的校園霸凌事件,《懲戒規(guī)則》在嚴重懲戒中明確指出,學生違規(guī)違紀、行為失范,有欺凌同學、辱罵毆打教師等惡劣情節(jié)的,教師應當提請學校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,要求家長帶回配合開展教育;安排專門的教育場所,由專業(yè)人員進行輔導、矯治;改變教育環(huán)境或者限期轉學等方式,進行懲戒。
不少家長認為,學生犯錯,家長和學校都要及時予以糾正,而不是過多的包庇和縱容。
家長羅麗
“不懲戒學生、不進行管教,學生會越來越放肆,反而是害了他,所以懲戒是有必要的。”
3、《懲戒規(guī)則》也可避免不當體罰
對于家長擔心的不當體罰行為,《懲戒規(guī)則》也明確提出,教師不得采取擊打、刺扎等體罰行為;不得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、反復抄寫等變相體罰行為;不得辱罵,侵犯學生人格尊嚴;不得因個人情緒或者好惡,恣意實施懲戒。儲朝暉認為,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就是為了理順家校之間的矛盾分歧,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。
儲朝暉
“在現(xiàn)實當中有一些年輕的老師,做法相對比較粗暴,規(guī)范既是對學生、也是對教師的規(guī)范。征求意見稿本身就是讓社會各個方面,包括家長、教師、還有媒體、公眾,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個共識,才能更有效地去行動。”
好的老師應是“嚴慈同體”,好的教育應是“管教同步”。學校和教師們不是不想要懲戒權,而是如果沒有一個細化可操作的懲戒細則作為保障,就會動輒得咎,確實不敢要、要不起。
盡快制定實施教育懲戒權的相關規(guī)則和細則,讓教育懲戒權得到落實,才能讓老師和學生的權利都得到充分保障。
關注東方沸點教育,查閱更多精彩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