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譯法
直譯是把忠實于原文內(nèi)容放在位,把忠實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,把通順的譯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譯方法。即直譯法是在不違背譯文語言規(guī)范以及不引起錯誤的聯(lián)想的條件下,在譯文中保留英語諺語的比喻、形象和民族、地方色彩的方法。
意譯法
意譯卻是把忠實于原文的內(nèi)容放在位,把通順的譯文形式放在第二位,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。當直譯有困難或勉強譯出而讀者無法理解時,一般應(yīng)采用意譯法。意譯主要是指在翻譯時抓住內(nèi)容和喻義這一重要方面,犧牲形象、結(jié)合上下文比較靈活地傳達原意。例如英語諺語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,若將其直譯成“有四條腿的馬會失蹄”,這自然會給聽者的理解帶來困難,甚至?xí)a(chǎn)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。對于這類諺語的翻譯,應(yīng)采取意譯法,以完全不同的詞語將甲方語句的寓意準確地傳達給乙方。如果我們將上例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譯成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”或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,不失為成功的處理方法,漢譯后,其形雖變,然其意依存。以下各例諺語的翻譯均體現(xiàn)了“形相遠而意相近”的翻譯的原則。
同義諺語套用法
有的英語諺語和漢語同義諺語在內(nèi)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,雙方不但有相同的意義和修辭色彩,并且有相同的或大體相同的形象比喻。對于此類諺語可采用“同義諺語套用法”。
增詞加注法
有些英語諺語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、地方色彩或具有典故性質(zhì),漢譯時必須加注才能把意思交代清楚愿意,這種翻譯法叫做增詞加注法。例如,僅僅把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譯為“向運煤,多此一舉”是不夠的,因為讀者不一定理解“紐卡索”的含義,必須用增詞加注法翻譯為“向(煤區(qū))紐卡索運煤,多此一舉?!被蚣幼?說明“紐卡索”是英國的一個產(chǎn)煤中心,往那運煤,多此一舉。
英語翻譯中直譯的誤區(qū)
直譯是一種重要的翻譯方法,它有不少優(yōu)點,例如,能傳達原文意義,體現(xiàn)原文風(fēng)格等。據(jù)估算,大約70%的句子要用直譯方法來處理,所以直譯廣為譯者采用,由此可見直譯法之重要。但是,直譯具有一定局限性。例如譯文有時冗長羅唆,晦澀難懂,有時不能正確傳達原文意義,有時甚至事與愿違。所以,如果不顧場合,不顧中外兩種語言差異,一味追求直譯,就必然闖紅燈,進入誤區(qū),造成誤譯。直譯之所以有誤區(qū),是因為語言形式與內(nèi)容,句子表層結(jié)構(gòu)與深層意義有時不統(tǒng)一;另一方面,中外文化歷史背景不同,造成了不同思維方式和不同語言表達形式。不少人批評過直譯硬譯,指出過直譯有局限性,但是直譯到底有哪些局限性,它都表現(xiàn)在什么地方。英語直譯至少有五大誤區(qū),明確這些誤區(qū),就要在翻譯中避免一些錯誤,就可在直譯行不通地的方采用意譯。
一、否定句型中直譯誤區(qū)
英語中有一些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,否則,就會造成誤譯,甚至與原意背道而馳,下列幾種否定句型值得注意:
1、部分否定句型,這種句型不同于漢語思維形式。
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.
誤:對他們我都不認識。
正:對他們我不是個個都認識。
在權(quán)利要求中,常出現(xiàn)下列英文字,請注意其常見的中譯法:
apparatus 設(shè)備(裝罝)
device 裝罝(組件)
means 裝罝(構(gòu)件)
component 組分(化學(xué)領(lǐng)域中使用)
process 方法
method 方法
provided that… 但是……
provided with 具有
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isting of …
系由下列各物(或基)組成的群組中選出;
系選自由下列各物(或基)組成的群組
optionally 視需要;視情況可……
said 該;所述
element 單元;組件;元素(化學(xué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