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C-980豪華型全自動雙通道三分類***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產品特點
高分辨率液晶顯示屏,中文開放式操作系統(tǒng),界面簡單易學;
內置熱敏打印機,也可外接打印機;
內置實時時鐘,可報告檢測時間;
采用開關電源供電,電網電壓適應范圍寬;
設有質控程序;
具有浮動界標功能;
全自動三分類,可檢測20項+3個直方圖;
血樣本量≤20μl,***用量低,可降低使用成本;
高壓電灼和正壓排堵系統(tǒng),大大降低了堵孔率;
內部配有***的定量和稀釋配比系統(tǒng),提高測量的準確度;
可以使用多個廠家的***。
主要用途及適用范圍
主要用途
ZC—980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是***計量儀器,是了解血液組分變化的一種方法,它可以測量血液中的紅細胞(RBC)、白細胞(WBC)、血小板(PLT)、紅細胞平均體積(MCV)和血紅蛋白(HGB)濃度等參數(shù)。它主要應用于***的血細胞分析,也廣泛應用于醫(yī)藥和科研部門的血細胞分析。
適用范圍
本儀器適用于***血液臨床檢驗,也適用于醫(yī)藥、化工和科研部門的血液檢驗和顆粒計數(shù)。
使用環(huán)境
電源電壓:~220&plu***n;22V;
電源頻率:50&plu***n;1Hz;
檢定室內溫度:18~25 ℃;
檢定室內相對濕度:≤80%;
儀器應與正確接地的電源(交流220V市電)相連;
遠離強電磁干擾、強振動、強灰塵環(huán)境。
基本工作原理
血細胞計數(shù)采用變阻脈沖法。利用寶石小孔作傳感器,當血細胞通過寶石小孔時,將血細胞數(shù)轉換成定量的電脈沖數(shù),電脈沖經放大及處理后,通過測定電脈沖數(shù)及大小來測定血細胞參數(shù)。
血紅蛋白的測定采用光電比色法。它利用光電元件作傳感器,傳感器將血紅蛋白濃度的變化轉換成對應電壓信號的變化,電壓信號經放大運算后,確定血紅蛋白的濃度。
檢定方法與檢定項目
檢定方法
白細胞(WBC)計數(shù):變阻脈沖法(將全血稀釋340倍);
紅細胞(RBC)、血小板(PLT)計數(shù):變阻脈沖法(將全血稀釋34000倍);
血紅蛋白(HGB):光電比色法(將全血稀釋340倍)。
檢定項目
白細胞總數(shù)(WBC)
淋巴細胞數(shù)(LYM#)
單核細胞數(shù)(MID#)
粒細胞數(shù)(GRN#)
淋巴細胞比率(LYM%)
單核細胞比率(MID%)
粒細胞比率(GRN%)
紅細胞數(shù)(RBC)
血紅蛋白含量(HGB)
紅細胞壓積(HCT)
紅細胞平均體積(MCV)
平均血紅蛋白含量(MCH)
平均血紅蛋白濃度(MCHC)
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(shù)(***-CV)
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(***-SD)
血小板數(shù)(PLT)
血小板壓積(PCT)
血小板平均體積(MPV)
血小板分布寬度(PDW)
大血小板比率(P-LCR)
白細胞(WBC)直方圖
紅細胞(RBC)直方圖
血小板(PLT)直方圖
性能指標
空白計數(shù)
a)白細胞(WBC): ≤0.5×109/L。
b)紅細胞(RBC): ≤0.05×1012/L。
c)血紅蛋白(HGB):≤2g/L。
d)血小板(PLT): ≤10×109/L。
線性
分析儀的線性范圍和線性誤差應符合下表的要求。
儀器可比性(偏差要求)
a)白細胞(WBC): 不超過&plu***n;5%。
b)紅細胞(RBC): 不超過&plu***n;2.5%。
c)血紅蛋白(HGB):不超過&plu***n;2.5%。
d)血小板(PLT): 不超過&plu***n;8%。
e)紅細胞壓積(HCT)或紅細胞平均體積(MCV):不超過&plu***n;3%。
重復性
分析儀的重復性應符合下表要求。
攜帶污染率
a)白細胞(WBC): ≤3.5%。
b)紅細胞(RBC): ≤2.0%。
c)血紅蛋白(HGB):≤2.0%。
d)血小板(PLT): ≤5.0%。
直方圖
三分類分析儀:對正常人新鮮血測量的直方圖上應能明確顯示大、中、***群細胞并可報告百分比結果。
其它性能
測量速度:不低于45樣本/小時。
血樣本量:全血模式12μl,稀釋模式20μl。
檢測孔徑:80μm。
一、樣品的采集
為了取得準確、可靠的檢驗結果,必須取得高質量的標本。高質量的標本是高質量檢驗的***步。保證血液標本中各項細胞的完整形態(tài)是作為血常規(guī)檢驗用的高質量標本的基本要求。血液細胞檢驗標本的制備分為采集和抗凝兩個步驟:
1.樣本的采集
實踐證明,靜脈血血樣是***可靠的標本,手指血是末梢***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***小且較為穩(wěn)定的血樣。與靜脈血相比,手指血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。建議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。
2.標本的抗凝
用于血常規(guī)檢驗的血樣必須經抗凝劑抗凝處理,在目前的眾多抗凝劑中,EDTA鹽(EDTA-Na2,EDTA-K2,EDTA-K3)是對白細胞形態(tài)和血小板影響相對較小的抗凝劑,***適合用于血常規(guī)檢驗。除采血因素的影響(生理性因素、采血部位等)外,多數(shù)情況下,血樣的質量取決于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。血液比例過高時,由于抗凝劑相對不足,血漿中出現(xiàn)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,在用于血細胞分析儀時,微凝血塊可能阻塞儀器,同時影響一些檢驗指標。血液比例過低,抗凝劑相對過剩,對檢驗指標會造成嚴重影響。血液經EDTA抗凝后,白細胞的形態(tài)會發(fā)生改變,這種改變和時間及EDTA濃度有關。EDTA的***佳濃度(與血液比)為1.5mg/ml,如果血樣少,EDTA的濃度達到2.5mg/ml,中性粒細胞腫脹、分葉消失、血小板腫脹、崩解、產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,這些改變都會使血常規(guī)檢驗和血細胞計數(shù)得出錯誤結果。這一點在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時尤為重要。
靜脈血和末梢血均可經抗凝劑抗凝成全血標本(標本中不含稀釋液,或對標本造成的稀釋影響***),顯而易見,末梢血抗凝標本要達到合適的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是非常困難的。建議在制備全血標本時,應使用定量的含EDTA鹽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。
二、標本的稀釋
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粘稠懸液。在進行血細胞檢驗計數(shù)時,直接用血液計數(shù)是困難的,無論是鏡檢還是用血細胞分析儀,血液均需合適準確的稀釋后才能進行血細胞的檢驗計數(shù)。基于血細胞分析儀的基本原理,在血細胞分析儀的設計應用中,稀釋倍數(shù)和計數(shù)容量是***重要的設計指標之一。
三、標本的儲存
由于抗凝劑因時間和濃度的不同,會造成對血細胞形態(tài)的影響。有研究表明,用EDTA抗凝靜脈血標本,在標本收集后的5分鐘內或30分鐘后,8小時內(室溫)檢測,可以得到***佳的檢測結果。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細胞分類的準確數(shù)據(jù),則標本可以在2℃-8℃的條件下存入至24小時。
預稀釋標本一般需要在標本制備后10分鐘內予以測量;如果稀釋液中添加細胞穩(wěn)定劑,預稀釋標本的存放時間也不可超過4小時。
總之,影響血常規(guī)檢驗結果的因素很多,要想取得準確的檢驗數(shù)據(jù),就要在實驗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嚴格按照操作規(guī)程進行。
|